栏目页内容页通用广告
首页 > 资讯 > 详情

洞见行业|暖通商家难获甲方信任?行业信任缺失根源何在?

发布:2024-11-12

近年来,价值千万乃至上亿的豪宅用户装修问题频发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从江苏某豪宅水管流出“绿水”,到上海绿地黄浦湾净水器PE管破裂导致的连淹11层楼事件,再到上海某2亿豪宅翻车未能如期交付的经济纠纷......这些事件不仅让业主们头疼不已,也让整个暖通行业陷入了舆论的漩涡。


一直以来,暖通行业“假洋鬼子盛行”、“伪概念丛生”、“施工不规范”、“结果兑现能力不强”等乱象司空见惯。行业不被甲方信任,市场声誉受损,行业信任缺失根源何在?


伪专家横行 误导行业


早在2010年左右,个别人推出了三恒系统,如今已发展到五花八门、各种“恒”的市场话术。


目前各种行业“专家”充斥市场,他们不参与实际运营、不参与一线执行,仅凭两年的行业经验便自我标榜为专家,制定战略、规划战术、自定义标准,编撰一个又一个“莫须有”的伪概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厂家不懂,专家也不懂,大家虽然都认为两联供、五恒辐射、全空气等产品是新蓝海,却依然难以做好。


兑现能力弱,专业度缺失



除了伪专家盛行外,暖通行业还存在兑现能力弱、专业度缺失的问题。追求极致的室内气候系统定制需要一系列专业的工作流程,包括测量、计算、仿真、设计、施工、调试、第三方验收等。然而,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,能够完成这些工作的供应商都寥寥无几。


一般情况下,一些小型暖通公司抗风险性偏弱,过度依赖厂家的培训和话术,缺乏专业技术团队,在安装施工过程中规范性不强,无法完全掌控系统设计施工的专业性,导致项目结果经不起业主的检验。


由于暖通行业存在兑现结果能力不强、结果不能可视化考证的弊端,一些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不惜采取低价策略,导致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下降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甲方对暖通行业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
编者按:





暖通行业亟需建立健全、完善的管理标准,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规范的流程,才能淘汰那些浑水摸鱼、扰乱市场的伪专家。未来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,产品力和服务力的双重比拼将成为常态。以用户利益为准则,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标准,掌握设计、施工和兑现结果的能力,将成为暖通舒适家企业之间竞争的新赛道。